張掖地質災害勘察項目野外驗收要求一、地質勘查項目野外驗收工作應在野外工作現場進行,其依據是項目設計書及有關技能標準和要求。二、承擔單位在項目野外工作結束前一個月,向實施單位提出項目野外驗收申請。 三、申請野外驗收,具備以下條件:已完成設計規定的野外工作;原始資料全、準確;原始資料(含實物資料)已經進行整理,並進行了質量檢查和編目造冊進行的綜合整理,編寫了項目工作總結。四、項目提供野外驗收的資料包括:全部野外實際資料:● 野外原始圖件;● 野外記錄本、原始野外記錄卡片、原始數據記錄、相冊、表格等;● 野外各類原始編錄資料,及相應的圖件● 樣品鑒定、分析、測試送樣單和分析測試結果;● 各類典型實物標本;● 過渡性綜合解釋成果資料和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成果資料;● 其他相關資料。質量檢查記錄(包括年度原始資料檢查記錄小結)。工作總結,包括:任務完成情況總結(含工作量);地質成果總結;質量總結;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五、野外驗收的主要內容原始資料是否全、準確;是否完成了規定的目標、任務;是否完成了批準的工作量;項目工作部署、工程布置是否合理,工作質量是否符合規範、規定要求;地質資料綜合整理、綜合研究是否符合有關要求;質量體係運行情況是否正常;工作總結是否係統;野外實地抽查是否合格。六、野外驗收應對該項目野外工作情況評分並劃分等級。評分實行百分製,根據總分多少劃分為:≥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七、野外工作等級評定後,驗收組形成野外驗收意見,組織驗收單位應對野外驗收意見進行審核、簽署意見,並及時通知被驗收單位。八、被驗收單位收到野外驗收意見書和組織驗收單位意見後,應按意見的要求完善各項工作;張掖地質災害勘察需補充野外工作的,還應及時補充和完善野外工作;並向組織驗收單位提交補充工作總結,組織驗收單位審核認可後,方可轉入成果報告的編寫九、野外驗收過程中被驗收單位應提交的資料,回答質疑,提供驗收組要的工作條件。
八、垂直度的控製采用吊線墜法:采用較重的特製線墜懸吊,以確定的軸線交點為準,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1)線墜的幾何形體要規正,重量要適當(1~3kg)。張掖地質災害勘察 吊線用編織的和沒有扭曲的細鋼絲。(2)懸吊時要上端固定牢固, 線中間沒有障礙,尤其是沒有側向抗力。(3)線下端(或線墜尖)的投測人,視線要垂直結構麵,當線左、線右投測小於3~4mm時,取其平均位置,兩次平均位置之差小於2~3mm時,再取平均位置,作為投測結果。(4)投測中要防風吹和震動,尤其是側向風吹。(5)在逐層引測中,要用更大的線墜(如5kg)每隔3~5層,由下麵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測。九、 上部結構標高測法±0.00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於相互校核。施測要點:(1) 起始標高線用水準儀根據水準點引測,必須保證精度。(2) 由±0.00水平線向上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量高差時尺身應鉛直並用標準拉力,同時要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3) 觀測時盡量做到前後視線等長。並采用鋁合金直尺以硬鉛筆劃水平線,以確保精度。(4) 當高度超過一尺長時,應準確地定出di二基點,由di二基點向上量測。十、采用天頂準直法傳遞軸線:天頂準直法是使用能測設天頂方向的儀器,進行豎向投測。儀器采用:配90°彎管目鏡的經緯儀。激光經緯儀。激光鉛直儀。自動天頂準直儀。自動天頂──準直儀。將儀器安置在施工層的下麵。因此,施測中要注意對儀器的安全采取保護措施,防止落物擊傷,並經常對光束的豎直方向進行檢校。十一、采用建設激光測量儀進行軸線垂直傳遞:(1) 測量儀器建設激光測量儀是一種能自動保持工作精度,可適用於各類工程建設的多工序檢測的便式儀器,它具有6種功能(自動安平激光水平儀、自動安平激光水準儀、自動安平激光水平麵儀、自動安平激光鉛直平麵儀、自動安平任意傾角激光束準直儀、自動安平激光圓錐麵儀),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穎測量儀,有助於提高測量精度和效率,節約勞力,提高工程質量和加快工程進度。(2) 施工方法使用建設激光測量儀進行軸線豎向引測,首先選定控製點,將控製點選在1層或2層。經測角、量邊核準後,得引測控製點,組成控製網。將新建立的控製網作為施工全過程中豎向控製和施工放樣的依據,在以上各層樓麵澆築砼時,在對應於這4個控製點的位置處均預留150×150mm垂線投遞孔,並在留孔處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擋投點時施工用水流灑在儀器上。為減少激光束衍射而產生的誤差,利用zui有效可靠的測程(30~40m),分段進行投點。張掖地質災害勘察投測時,將儀器置於控製點,調平,讓激光束垂直投測到新測樓麵留孔處放置的有機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記下激光束的光斑圓心位置,則可進行所測樓麵的放線工作。
關於張掖地質災害勘察的基礎知識都在這為你介紹!建築物都是修建在地表上,建築物上部結構的荷載通過下部結構都會傳到地表的土層或岩層上,這部分起支撐作用的土體或岩體就是地基。根據地基是否經過人工處理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自然狀態下就可以達到承擔基礎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岩體、土體地基。人工地基:天然地基的承載力不能承受基礎傳遞的全荷載,需經人工處理的岩體、土體地基人工處理方法:換填法、預壓法、強夯法、振衝法、砂石樁法、石灰樁法、柱錘衝擴樁法、土擠密樁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單液規劃法、堿液法等。將建築物所承受的不同作用傳遞到地基上的下部承重結構稱為基礎。剛性基礎:剛性基礎所用的材料的抗壓強度較高,但抗拉及抗彎、剪強度偏低。常見的有:磚基礎、灰土基礎、三合土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等。柔性基礎:在混凝土基礎底部配置受力鋼筋,利用鋼筋受拉,這樣基礎可以承受彎矩,此類基礎可稱為柔性基礎。2.地質勘查的目的1、詳細查明擬建場地範圍內地基土的類別、地層特征及分布規律,查明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提供各層土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及壓縮模量值。2、查明地下水的類型、埋藏條件及其變化幅度,評價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以及鋼結構的腐蝕性。3、劃分場地土類型和場地類別;提供與抗震設計有關的地震參數,判別場區內飽和粉土及砂土的地震液化情況。4、分析、論證地基基礎方案的可行性,提供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案,介紹可能采用的樁基計算參數,並估算單樁承載力。5、查明埋藏的河道、溝浜、墓穴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地質作用的類型、成因、分布範圍、發展趨勢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議。6、地質勘查對該麻豆激情视频国语对白區域提出岩土工程的分析及建議。3.岩土的工程分類作為建築地基的岩土,其工程性質由岩土的類別決定。《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以下簡稱《地基規範》)將作為建築地基的岩土分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及特殊土等。岩土岩石的堅硬程度根據岩塊的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分為堅硬岩、較硬岩、較軟岩、軟岩和極軟岩。 當缺乏飽和單軸抗壓強度資料或不能進行該試驗時,可在現場通過觀察定性劃分 。張掖地質災害勘察 岩石按風化程度分為未風化、微風化、弱風化、強風化和全風化。岩體完整程度劃分為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和極破碎。碎石土碎石土為粒徑大於2mm的顆粒含量多過全重50%的土。根據粒組含量及顆粒形狀,碎石土可分為塊石、漂石、碎石、卵石、角礫、圓礫。砂土砂土為粒徑大於2mm的顆粒含量不多過全重50%、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含量多過全重50%的土。根據粒組含量,砂土可分為礫砂、粗砂、中砂、細砂和粉砂。粉土粉土為性質介於砂土和粘性土之間,塑性指數IP≤10且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含量不多過全重50%的土。塑性指數等於液限與塑限之差。液限是指土由可塑狀態轉變為流動狀態的界限含水量,塑限為土由半固態轉變為可塑狀態的界限含水量。一般說來,土的顆粒越細、細顆粒的含量越多,土的塑性(塑性指數)也就越大。 粘性土粘性土是指塑性指數IP>10的土。根據塑性指數,可將粘性土分為粘土(IP>17)和粉質粘土(10<IP≤17)。根據液性指數可將粘性土分為堅硬、硬塑、可塑、軟塑和流塑五種狀態。液性指數IL是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之差與塑性指數的比值,是判斷粘性土軟硬程度的指標,也叫稠度。一般而言,粘性土的沉積曆史越久,結構性越好,工程力學性質越好。 人工填人工填土是活動的堆積物。地質勘查根據其組成和成因,可分為素填土、雜填土和衝填土。素填土為由碎石土、砂、粉土、粘性土等一種或幾種土通過人工堆填方式而形成的土。經過分層壓實後的素填土稱為壓實填土。雜填土是指含有大量的建築垃圾、工業廢料或生活垃圾等人工堆填物。衝填土是借助水力充填泥砂形成的土,一般壓縮性大、含水量大、強度低。 其他土(1)軟土軟土泛指天然含水量高、壓縮性高、強度低、滲透性差的軟塑、流塑狀粘性土。它包括泥、淤泥質土、衝填土等。軟土生成於靜水或緩慢流動的流水環境。建築在軟土地基上的建築物易產生較大沉降或不均勻沉降,且沉降穩定所需要的時間很長,所以,在軟土上建造建築物須慎重對待。(2)紅粘土紅粘土是碳酸鹽係岩石經紅土化作用所形成的棕紅、褐黃等色的高塑性粘土。紅粘土的液限一般大於50%,具有表麵收縮、上硬下軟、裂隙發育的特征,吸水後軟化速度快。一般情況下,紅粘土的表層壓縮性低、強度較高、水穩定性好,屬良好的地基土層。但隨著含水量的增加,土體呈軟塑或流塑狀態,強度變低,作為地基時條件較差。 (3)膨脹土膨脹土是一種有較強的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特性的粘性土。土呈黃、紅褐、灰白色,粘粒含量高,天然含水量接近塑限。膨脹土通常表現為壓縮性低、強度高,因此易被誤認為是良好的天然地基。(4)濕陷性黃土黃土是指以粉粒為主,含碳酸鈣鹽係,垂直節理發育,具有大孔結構,以黃色、褐黃色為主,有時為灰黃色的土體。黃土在天然含水狀態下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小的壓縮性,但雨水浸濕後,有的即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會發生劇烈而大量的變形,強度也隨之減低速度快。黃土在某些壓力下受水浸濕後結構破壞速度快而發生附加下沉的現象稱為濕陷。浸水後發生濕陷的黃土稱為濕陷性黃土。在自重壓力作用下,受水浸濕而發生濕陷的黃土稱為自重濕陷性黃土,不發生濕陷的黃土稱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麻豆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别刪除)
張掖地質災害勘察激光測量儀器是指裝有激光發射器的各種測量儀器。這類儀器較多,其共同點是將一個氦氖激光器與望遠鏡連接,把激光束導入望遠鏡筒,並使其與視準軸重合。利用激光束方向性好、發射角小、亮度高、紅色可見等優點,形成一條鮮明的準直線,做為定向定位的依據。在大型建築施工,溝渠、隧道開挖,大型機器安裝,以及變形觀測等工程測量中應用甚廣。甘肅勘察設計常見的激光測量儀器有:①激光準直儀和激光指向儀。兩者構造相近,用於溝渠、隧道或管道施工、大型機械安裝、建築物變形觀測。目前激光準直精度已達10-5~10-6②激光垂線儀。將激光束置於鉛直方向以進行豎向準直的儀器。用於高層建築、煙囪、電梯等施工過程中的垂直定位及以後的傾斜觀測,精度可達0.5×10-4 。③激光經緯儀。用於施工及設備安裝中的定線、定位和測設已知角度。通常在200米內的偏差小於1厘米。④激光水準儀。除具有普通水準儀的功能外,尚可做準直導向之用。如在水準尺上裝自動跟蹤光電接收靶,即可進行激光水準測量。⑤激光平麵儀。一種建築施工用的多功能激光測量儀器,其鉛直光束通過五棱鏡轉為水平光束;微電機帶動五棱鏡旋轉,水平光束掃描,給出激光水平麵,可達20□的精度。適用於提升施工的滑模平台、網形屋架的水平控製和大麵積混凝土樓板支模、灌築及抄平工作,精確方便、省力省工。甘肅不動產測繪激光測距係統是由激光測距單元、機械掃描單元和數據檢測單元組成的,目前激光測距係統將所有單元全部集成在一個單獨的設備激光掃描儀中。激光掃描儀是機載LiDAR 係統核心的部件,其利用激光的波長單一、方向性好、抗幹擾性能強的特點,能夠準確測量出發射點與反射點之間的距離信息。一般固定翼飛機或載人直升機的飛行高度高、速度快,這導致基於這兩種飛行平台的LiDAR 係統掃描儀有掃描距離和掃描精度的嚴格要求,所以其體積巨大,價格昂貴。張掖地質災害勘察隨著無人機激光掃描技術的發展和應用,LiDAR 係統可實現低空、慢速掃描,因此對掃描儀的性能要求也隨之降了下來,價格也大大降低,從而使得無人機LiDAR 係統具備了低成本、高精度和應用靈活的特點和優勢。
張掖地質災害勘察的分級和成因分析 分級標準地質災害防治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 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 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中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小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成因分析地質災害都是在一定的動力誘發(破壞)下發生的。誘發動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為的。據此,地質災害也可按動力成因概分為自然地質災害和人為地質災害兩大類。自然地質災害發生的地點、規模和頻度,受自然地質條件控製,不以人類曆史的發展為轉移;人為地質災害受人類工程開發活動製約,常隨社會經濟發展而日益增多。 誘發張掖地質災害勘察的因素主要有:1、采掘礦產資源不規範,預留礦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體開裂,繼而發生滑坡。2、開挖邊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設中,形成人工高陡邊坡,造成滑坡。3、山區水庫與渠道滲漏,增加了浸潤和軟化作用導致滑坡泥石流發生。4、其它破壞土質環境的活動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載、亂砍亂伐,也是導致發生地質災害的致災作用。